交通:搭乘地鐵至景福宮站(327)五號出口出站即可看到景福宮
門票:3000韓元(約台幣100元) 語音導覽:3000韓元
簡介:
景福宮是李朝(1392~1910年)時期首爾的五大古宮之一,也是朝鮮王朝的正宮,有600年歷史。
景福宮是李朝的始祖"太祖李成桂"(1392~1398年在位)於西元1395年將原來高麗的首都遷移時
建造的新王朝的宮殿,位於首爾北部,因此也叫"北闕"。
呈正方形,南面是正門光化門,東面是建春門,西面是迎秋門,北面是神武門。
16世紀末,日本侵略朝鮮(壬辰倭亂),景福宮內大多數的建築物被日軍燒毀大半,
今日所看到的景福宮是經過重建工程復原後的樣貌。
看到售票處先衝去買票
用英文交談一次購買四張門票
沒想到景福宮很節省紙張的將四張門票併作一張
如果有收藏門票習慣的朋友記得!!
分開去買票才有一人一張的門票呀
自助旅行最怕的就是參觀古蹟沒有人介紹只能走馬看花
幸好這裡的語音導覽很方便有中文版
雖然有少部分的古蹟沒有介紹但已經對這趟古蹟巡禮加分不少
租借一台租金是3000韓元(約100元台幣)還需要押護照喔
一進入景福宮便看到最著名的勤政殿的前門勤政門
後面就是最著名的勤政殿
在景福宮第一個參觀的建築就是勤政殿
主要在重大節慶或是皇帝登基時才會開放使用
因為勤政殿最有名這裡擠了最多的觀光客在拍照
看到這個官階牌坊回想起好多韓劇的畫面
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「仁顯皇后的男人」
依照官員的階級排列離勤政殿越近官階就越大
勤政殿的內部陳設很簡單
但四米的挑高看起來就很大器
天花板的設計帶著濃濃的中國宮廷風
因為建築挑高很高樑柱必須扎穩根基
本應交錯的讓人阿雜的橫樑 因為有美美的彩繪
讓勤政殿變得更精緻華麗
思政門-思政殿
先勤政殿後思政殿
皇帝真的很不好當
思政殿內部比起勤政殿擺設多了一點
這裡是以前皇帝與大臣開會討論國事的地方
裡面都進不去只能在外面拍照
走出思政殿發現一個很熟悉的東西-日咎儀
古代用來觀測時間的儀器等同於我們現在的時鐘
看到熟悉的24節氣近拍一張
在思政殿旁邊的萬春殿
印象中這是皇帝繁忙於政事時居住的地方
朝鮮時期就算是皇上也是睡在地上坐在地板上唸書
康寧殿是皇帝的寢宮
但是看著看著覺得這裡很樸素簡單實在不像皇帝居住的地方
或許是內部沒有開放參觀只看到外面這塊的關係吧!?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韓國冬天下雪的關係
他們才不把黃土泥地鋪成石子路
古裝不論男女都要拖著長長的衣服走路
這樣去散個步就可以把裙底弄得都是泥土了
建在湖面上的是「香遠亭」因為是六角形的建築又稱「六角亭」
這裡好美好適合在樹下野餐唷
湖面上結了薄薄的一層冰
讓香遠亭有種只可遠觀的冰山美人意境
中間的橋梁是「醉響橋」
是唯一可以進出香遠亭的道路
但是觀光客連橋都無法踏進去
集玉齋-收藏珍貴書籍的藏書閣
左邊的八角形藏書閣叫做「八隅亭」
特別近拍集玉齋的牌匾
有注意到嗎?
左邊的題字是朱元璋耶!!
不知道這又是怎麼樣愛恨糾葛的歷史往事
漫步在宮殿裡走著皇帝、妃嬪們走過的路
有偉人的經典故事也有著沉重的歷史
雖然景福宮曾遭受嚴重的破壞
幸好修復至今還能略見當時皇宮的雄偉
秋水芙蓉閣
忘記是做甚麼用的了
整個建築都是木頭建造的
覺得屋頂的內部好壯觀 整體好雅緻美麗
慶會樓-為朝鮮君王招待外國使節時所使用之樓閣,也曾在此舉行殿試
聽說這裡曾經是舊版一萬韓圜的代表圖案
這裡也是景福宮裡我最喜歡也覺得最漂亮的地方
慶會樓位於方池中央對外疑似又沒有橋樑
看來只能划船進去了
這裡真的好漂亮趕快來合照一張
繞完一圈後又經過一開始的勤政殿
離開景福宮前記得和光化門前的衛兵合照做紀念
我的媽 衛兵好高大呀!我穿雪靴大概有170公分
雖然他腳下有塊板子但我們居然還差了整整一顆頭
這趟景福宮旅遊大約花了兩個半小時左右走完
邊聽語音導覽介紹邊拍照
景福宮是這趟韓國自助旅行唯一的古蹟之旅
走完之後深深覺得值得一去
如果沒有多餘的時間又想走訪朝鮮的宮廷很推薦這裡唷
韓國自助旅遊相關文章延伸閱讀:
[韓國自助行]2015華川山川魚冰雪節慶典화천산천어축제釣冰魚、溜雪圈(上篇)
[韓國自助行]2015華川山川魚冰雪節慶典화천산천어축제徒手抓冰魚、比臉大棉花糖、看冰雕(下篇)
[韓國道地美食] 廣藏市場광장시장 傳說中的活章魚生吃
[韓國道地美食] 馬吸搜油 在春川吃正港春川辣炒雞一條街
[韓國自助行] 韓國約會勝地&旅行必去的首爾塔與情人鎖
[韓國自助行] 背包客價格微飯店等級的 忠武路公寓式飯店 충무로 호텔